WhatsApp 在全球擁有超過20 億用戶,是最受歡迎的個人聊天和商務溝通平台之一。然而,這種受歡迎程度也使其成為網路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標。從帳號劫持到間諜軟體,攻擊者使用各種方法來入侵 WhatsApp並取得未經授權的使用者資料。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最常見的WhatsApp 駭客攻擊、攻擊者如何入侵帳戶,以及您可以遵循的最佳自我保護措施。無論您是想隨時了解最新信息,還是想保護自己的帳戶安全,本指南都值得一讀。
什麼是 WhatsApp密碼破解?
WhatsApp 駭客攻擊是指有人非法存取您的 WhatsApp 帳戶,竊取您的訊息、竊取個人資訊或冒充您的身分。攻擊者可能透過 SIM 卡交換、釣魚連結或社交工程詐騙等手段進行攻擊。儘管 WhatsApp 採用了端對端加密技術,但駭客通常會利用用戶薄弱的安全習慣,將攻擊目標鎖定在用戶而非應用程式上。他們通常的目標是劫持您的帳戶、監視您的對話或詐騙您的聯絡人。
簡而言之:WhatsApp 駭客攻擊不會破壞加密——它會破壞您的信任、隱私,有時甚至是您的錢包。
犯罪者如何入侵 WhatsApp?
網路犯罪分子不斷利用已知和新出現的 WhatsApp 漏洞,開發新的攻擊方式。這些策略使他們能夠操縱用戶行為,並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存取個人帳戶。一些最常見的 WhatsApp 攻擊方式包括:
社會工程攻擊
- 冒充詐騙:網路犯罪者會冒充可信賴的聯絡人或組織,誘騙用戶洩漏敏感資訊。例如,駭客可能會假裝成陷入困境的朋友,向用戶索取財務援助或個人資訊。
- 驗證碼詐騙:攻擊者發送欺騙性訊息,假裝來自 WhatsApp 支援或已知聯絡人,要求受害者提供六位數驗證碼。一旦取得驗證碼,他們便可接管帳戶。
呼叫轉移漏洞
駭客透過誘騙用戶撥打特定代碼來操縱呼叫轉移設定。這會將通話重新路由到攻擊者的號碼,從而使他們能夠攔截驗證呼叫並控制 WhatsApp 帳戶。
惡意軟體和間諜軟體滲透
惡意軟體通常會偽裝成合法的應用程式或連結。一旦安裝在設備上,WhatsApp密碼破解它就可以監控WhatsApp 訊息、聯絡人和活動。駭客透過釣魚連結、虛假更新或非官方應用程式商店傳播此類惡意軟體,從而侵犯用戶隱私。
WhatsApp 駭客攻擊的常用方法
SIM卡交換(SIM卡劫持)
駭客會誘騙電信業者將您的電話號碼轉移到他們控制的 SIM 卡。一旦獲得存取權限,他們就能收到您的 WhatsApp 驗證碼,並接管您的帳戶。
2025 年 WhatsApp 駭客技術有哪些?
駭客使用各種先進的方法未經授權存取WhatsApp 帳戶,通常利用用戶行為和技術漏洞。一些最常見的技術包括:
- QR 網路釣魚(Quishing):攻擊者使用包含惡意 URL 的二維碼誘騙使用者造訪受感染的網站。
- SIM 卡交換:網路犯罪分子冒充用戶,說服電信供應商發行新的 SIM 卡,讓他們可以存取 WhatsApp 帳號。
- 會話劫持:利用未加密的 Wi-Fi 網絡,攻擊者攔截WhatsApp Web會話以獲取活動帳戶的存取權限。
- 鍵盤記錄:使用間諜軟體記錄按鍵,攻擊者可以捕獲敏感資訊,包括WhatsApp 憑證。
- 間諜軟體感染:間諜軟體通常隱藏在看似無害的應用程式或 WhatsApp 複製程式中,可以存取聯絡人、聊天記錄、麥克風甚至相機資料。高級間諜軟體可以遠端部署,甚至無需任何用戶互動即可啟動。
防止 WhatsApp 被駭客攻擊的安全檢查表
防止WhatsApp 帳戶被駭客入侵,僅僅安裝應用程式是不夠的。使用以下逐步檢查清單,可以有效防範帳戶盜用、資料竊取和監控:
- 啟用兩步驟驗證(步驟驗證):前往“設定”>“帳戶”>“兩步驟驗證”,並設定一個唯一的 6 位 PIN 碼。這除了簡訊驗證碼外,還能提供一層重要的安全保障。
- 切勿分享驗證碼:您的 6 位數驗證碼是您帳戶的金鑰。即使有人自稱是 WhatsApp 支援人員或朋友,也切勿透過簡訊、電話或電子郵件分享。
- 監控已關聯設備:定期檢查“設定”>“已關聯設備”,以了解哪些設備擁有存取權限。如發現任何異常,請立即註銷。
- 使用生物辨識技術鎖定 WhatsApp:啟用臉部辨識或指紋解鎖,以防止實體存取您的聊天記錄,即使您的手機已解鎖。
- 僅從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下載:避免使用第三方或修改過的 WhatsApp 版本(如「GB WhatsApp」)——它們是間諜軟體和惡意軟體感染的常見來源。
- 避免在公共 Wi-Fi 上使用 WhatsApp Web:切勿在不安全的公共 Wi-Fi上使用 WhatsApp Web 。如有需要,請使用可信賴的 VPN 來加密您的會話。
- 開啟加密備份:在「設定」>「聊天」>「聊天備份」>「端對端加密備份」中,啟用備份加密並設定強密碼。這可以在您的 Google Drive 或 iCloud 被盜時保護您的聊天記錄。
- 啟用安全通知:啟動安全通知,如果聯絡人的加密金鑰發生變化(這可能表示潛在的危害),則會收到警報。
- 警惕未知連結和附件:不要點擊未知號碼的連結或下載文件,即使它們看起來像是工作機會、贈品或緊急警報。
- 警覺異常活動:駭客入侵的跡象包括遺失訊息、電池快速耗盡、WhatsApp 網頁版出現異常行為,或收到您未發送的訊息。如果您發現這些情況,請立即採取措施。
WhatsApp for Business:駭客的新前沿
隨著 WhatsApp 在商業通訊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網路犯罪分子也越來越多地將企業帳戶作為攻擊目標,進行金融詐騙和聲譽攻擊。這些帳戶因其經過驗證的狀態、品牌知名度以及與客戶和員工的直接聯繫而尤其具有吸引力。
常見威脅包括:
- 假髮票:控制了企業號碼的駭客會向客戶發送欺詐性付款請求或發票,通常使用真實品牌來避免引起懷疑。
- 利用AI語音克隆技術冒充高階主管:攻擊者利用深度偽造音訊模仿公司領導的聲音。他們冒充執行長或財務官,透過WhatsApp訊息或語音備忘錄要求緊急電匯或敏感資料。
- 品牌聲譽受損:被盜帳號可能被用來向客戶或群組發送垃圾郵件、詐騙訊息或露骨內容,嚴重損害客戶信任。
- 員工社會工程:詐騙者透過 WhatsApp 直接瞄準員工,WhatsApp密碼破解冒充內部部門(例如 IT 或 HR)來竊取憑證或取得內部存取權限。
為了保護 WhatsApp 帳號免於駭客攻擊:
WhatsApp 有哪些內建的隱私和安全功能可以防止駭客攻擊?
WhatsApp 提供一系列內建隱私功能,旨在保護使用者免受未經授權的存取、監視和社會工程攻擊。這些工具有助於保護您的個人資訊和通訊安全,但只有用戶主動啟用和管理它們,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下表總結了最重要的 WhatsApp 隱私和安全功能、它們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的重要性。
特徵 | 描述 | 它如何保護你 |
---|---|---|
端對端加密 | 訊息、通話和媒體都經過加密,因此只有您和收件人可以閱讀或聽到它們。 | 防止傳輸過程中被駭客、ISP 甚至 WhatsApp 攔截。 |
兩步驟驗證 | 除簡訊驗證碼外,還添加 PIN 碼。 | 即使有人獲得了您的驗證碼,也可以阻止帳戶接管。 |
安全通知 | 當聯絡人的安全代碼(加密金鑰)發生變化時通知您。 | 協助偵測聯絡人是否重新安裝了 WhatsApp 或他們的帳號是否遭到入侵。 |
隱私設定 | 允許您控制誰可以查看您的個人資料照片、狀態、上次上線時間和線上狀態。 | 透過限制可見性來減少社會工程和追蹤的風險。 |
加密雲端備份 | 允許您使用密碼或加密金鑰保護聊天備份。 | 確保沒有人(包括 WhatsApp、Apple 或 Google)可以閱讀您的備份聊天記錄。 |
連結設備面板 | 顯示連接到您帳戶的所有裝置並允許手動斷開連線。 | 讓您遠端偵測並刪除未經授權的會話。 |
應用鎖(生物辨識) | 啟用指紋或臉部辨識鎖來開啟應用程式。 | 如果您的手機遺失或被他人訪問,則會增加一層額外的實體安全保障。 |
表 1:WhatsApp 隱私與安全功能
WhatsApp 2025 年最新安全性更新
為了應對不斷演變的網路威脅,WhatsApp密碼破解 在 2025 年推出了多項安全性增強功能,以加強帳戶保護並提高透明度,同時又不會給用戶帶來負擔。
帳戶保護
當您嘗試將 WhatsApp 帳號移轉到新裝置時,先前關聯的裝置上會顯示提示,要求您確認移轉。此功能有助於防止未經授權的帳戶遷移,尤其是在SIM 卡交換或設備被盜的情況下。
設備驗證
WhatsApp 現已加入背景完整性檢查功能,可在登入時靜默驗證您裝置的真實性。即使驗證碼被盜,受惡意軟體感染或複製的裝置也更難存取您的帳戶。
自動安全代碼(金鑰透明度)
WhatsApp 現在無需手動與聯絡人驗證加密代碼,而是使用名為「金鑰透明」的技術自動檢查您的連線是否安全。當您打開聊天的加密訊息螢幕時,它會確認端對端加密未被篡改——無需用戶執行任何技術步驟。
這些更新反映了 WhatsApp 致力於加強安全性,同時保持用戶體驗的簡單和無縫。
現實世界的 WhatsApp 駭客事件
網路犯罪分子持續利用WhatsApp 漏洞,將個人、企業和政府官員作為攻擊目標。以下是一些現實世界中涉及 WhatsApp 的重大駭客事件:
1. NSO 集團的 Pegasus 間諜軟體攻擊(2019 年 – 2024 年)
2019年,WhatsApp起訴以色列監控公司NSO集團,指控使用Pegasus間諜軟體入侵約1400台設備。該間諜軟體利用了WhatsApp視訊通話功能中的漏洞,即使接收者沒有接聽電話,攻擊者也能感染設備。
這次攻擊的目標是記者、人權活動家和政府官員,引發了人們對隱私和數位監控的嚴重擔憂。2024年12月,美國法官裁定NSO集團違反了駭客法和WhatsApp的服務條款,這標誌著隱私權的重大勝利。 (圖片來源:《衛報》)
2. WhatsApp 資料外洩(2022 年 11 月)
2022年11月,WhatsApp發生重大資料外洩事件,洩漏了84個國家近5億用戶的電話號碼。被盜資料被放在駭客論壇上出售,使用戶容易受到網路釣魚攻擊、垃圾郵件和詐騙的威脅。
儘管 WhatsApp 否認資料是透過系統入侵取得的,但專家警告稱,網路犯罪分子可能會利用這些資訊進行社會工程攻擊和身分盜竊。這次事件凸顯了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以及加強隱私保護的必要性。 (來源:Cybernews)
3.人工智慧語音複製和SIM卡交換詐騙(2023年)
2023 年,網路安全專家傑克摩爾 (Jake Moore)進行了一項實驗,展示如何利用AI 語音複製和 SIM 卡交換攻擊來繞過安全措施並實施詐欺。
他利用一位企業主YouTube頻道上公開的視頻,用人工智慧軟體克隆了該人的聲音。為了讓攻擊更具說服力,他還透過SIM卡交換入侵了受害者的WhatsApp帳號。
進入帳戶後,他向公司財務總監發送了一條語音訊息,要求向一名假承包商支付250英鎊。由於這條語音訊息來自受害者的WhatsApp帳戶,而且聽起來和他一模一樣,財務長認為這是合法的,並在16分鐘內完成了轉帳。
此案例凸顯了人工智慧驅動的詐騙風險日益增加,以及網路犯罪分子如何將深度偽造技術與傳統駭客技術結合來欺騙受害者。 (資料來源:WeLiveSecurity)WhatsApp密碼破解這一趨勢促使更多用戶採用安全解決方案,例如安全旅行 eSim選項以獲得更好的保護。
如果您發現您的 WhatsApp 帳號被駭客入侵,該怎麼辦?
如果您懷疑您的WhatsApp 帳號遭到駭客攻擊,請立即採取以下步驟重新取得控制權並保護您的資料:
- 登出所有會話:開啟設定>連結設備並登出所有連接的設備以刪除任何未經授權的存取。
- 重新驗證您的帳號:重新安裝 WhatsApp,並使用您的電話號碼完成驗證流程。請勿與任何人分享您的驗證碼。
- 通知您的聯絡人:告知您的朋友和家人您的帳戶已被駭客入侵,以防止詐騙者冒充您。
- 啟用兩步驟驗證:重新取得存取權限後,請在「設定」>「帳戶」中啟動兩步驟驗證,以增加額外的保護層。
- 檢舉事件:聯絡WhatsApp 支援並提供違規詳情。如果涉及金融詐欺或敏感數據,請向地方政府或網路犯罪部門舉報。
迅速採取行動可以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並防止您的帳戶被進一步濫用。
WhatsApp 與 Signal 和 Telegram:哪個訊息應用程式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雖然 WhatsApp 仍然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訊息應用程式之一,但它並非尋求安全通訊的用戶的唯一選擇。像Signal和Telegram這樣的注重隱私的替代方案在加密、元資料保護和使用者控制方面各有優勢和限制。
了解這些平台的比較可以幫助個人和企業根據他們的隱私要求、威脅模型和可用性需求選擇正確的工具。
訊息應用程式 | 安全功能(優點) | 限制(缺點) |
---|---|---|
訊號 | – 開源端對端加密(訊號協定) – 預設無雲端備份 – 消失的訊息和螢幕安全功能 – 無元資料記錄 | – 用戶群較小 – 對富媒體群組功能和備份可移植性的支援有限 |
電報 | – 提供端對端加密的「秘密聊天」 – 多裝置支援 – 自毀訊息 | – 常規聊天預設不採用端對端加密 – 需要手動啟動安全模式 |
– 所有個人聊天和通話預設啟用端對端加密 – 頻繁的安全性更新 – 支援加密備份(可選) – 龐大的全球用戶群 | – 除非手動啟用,否則備份預設不加密 – 易受社會工程和網路釣魚詐騙 |
表 2:WhatsApp、Signal 和 Telegram 的安全性比較
選擇適合您需求的應用程式
- 如果您的首要任務是最大程度地保護隱私,並且願意使用主流功能較少的平台,請選擇 Signal 。
- 如果您想要速度、多裝置同步和更大的靈活性,請選擇 Telegram — 但請記住打開秘密聊天以實現真正的端對端加密。
- 如果您正在尋找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強大組合,請選擇 WhatsApp ,特別是如果您的大多數聯絡人已經在使用它 – 並確保啟用兩步驟驗證和加密備份以獲得更好的保護。
歸根究底,沒有任何一款訊息應用程式本身是 100% 安全的。WhatsApp密碼破解使用者應該將安全的應用與強大的數位衛生習慣相結合,以防範網路釣魚、冒充和資料外洩。
保護您的 WhatsApp 帳號免於駭客攻擊
雖然WhatsApp 的端對端加密技術使其成為一個安全的訊息平台,但它仍然是網路犯罪分子的目標。網路釣魚詐騙、間諜軟體攻擊和 SIM 卡交換等威脅凸顯了除了 WhatsApp 內建保護措施之外,還需要更強大的安全措施。
為了保護您的帳戶安全,請務必啟用兩步驟驗證、監控關聯設備,並警惕未經請求的訊息。企業還必須確保員工了解社交工程手段,並實施全組織範圍的安全策略,以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