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密码暴力破解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Twitter密码暴力破解,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Twitter 作为全球领先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广泛的影响力。截至 2024 年,Twitter 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 3.5 亿,用户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涵盖了政治、商业、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从普通民众到各界名流,从政府官员到企业领袖,都在使用 Twitter 进行信息交流、观点分享和社交互动。例如,在重大政治事件中,各国政要常常通过 Twitter 发布政策声明、表达政治立场,引发全球关注和讨论;在商业领域,企业利用 Twitter 进行品牌推广、客户服务和市场调研,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

如果您正在尋找破解Twitter賬號的方法,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的黑客團隊為您提供Twitter賬號破解服務!
对于用户而言,密码是保护个人账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障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关键。一旦密码被破解,用户的个人信息、聊天记录、照片视频等都可能被泄露,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例如,2019 年发生的 Twitter 数据泄露事件,导致约 5000 万用户的账号信息被曝光,其中包括用户名、邮箱地址和部分密码。这一事件不仅让用户的隐私受到严重威胁,也引发了公众对 Twitter 平台安全性的质疑。
对于 Twitter 平台本身来说,保障用户密码安全是维护平台信誉和用户信任的基础。如果频繁发生密码破解事件,用户对平台的安全性产生担忧,可能会导致用户流失,影响平台的发展和商业利益。同时,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升级,密码破解技术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给 Twitter 的密码安全防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问题,对于提高用户账号安全性、维护平台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原理、常用手段以及实际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防御策略。通过对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研究,揭示其背后的技术机制和攻击模式,为用户和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建议。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通过对真实发生的 Twitter 密码破解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使研究结果更具现实指导意义。例如,在分析暴力破解手段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攻击者如何利用字典攻击、组合攻击等手段成功破解密码,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攻击过程和危害。同时,从多个维度对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进行分析,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破解原理和防御措施,还从用户行为、平台管理等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密码安全性,为构建全面的密码安全防护体系提供新思路。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密码暴力破解的研究现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 Twitter 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等,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知识。收集和分析实际发生的 Twitter 密码破解案例,从中总结攻击特点、手段和成功原因,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御策略提供依据。对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技术原理、常用工具和攻击手段进行详细剖析,深入了解其内在机制,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将对密码暴力破解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常见类型以及与其他破解方法的比较等;第三部分深入分析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原理和手段,介绍 Twitter 密码的存储与加密机制,以及暴力破解在 Twitter 上的实施原理和常用工具;第四部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真实场景和造成的危害;第五部分提出针对 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有效防御策略,从用户和平台两个层面分别给出建议;第六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概括研究成果,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相关理论基础
2.1 密码学基础
2.1.1 密码的基本概念与加密原理
密码是一种用于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Twitter密码暴力破解,它通过特定的算法和密钥将原始信息(明文)转换为难以理解的形式(密文),从而防止信息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和篡改。加密是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其核心在于使用加密算法和密钥对明文进行处理。解密则是加密的逆过程,即使用相同的算法和密钥将密文还原为明文。
常见的加密算法可分为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使用相同的密钥。例如,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它将明文按照固定长度进行分组,通常为 128 位一组,然后使用密钥对每组数据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置换、替换和异或等操作,从而生成密文。在解密时,使用相同的密钥按照相反的操作顺序将密文还原为明文。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的场景,如文件加密存储、数据库加密等 。但它也存在密钥管理困难的问题,因为通信双方需要通过安全的方式共享密钥,一旦密钥泄露,加密的数据就会面临风险。
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使用一对不同的密钥,即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公开,任何人都可以获取,用于加密数据;私钥则由用户保密,用于解密数据。以 RSA 算法为例,它基于数论中的大整数分解难题。发送方将明文通过接收方的公钥进行加密,加密过程涉及对明文进行指数运算等复杂操作,生成密文。接收方收到密文后,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解密过程同样涉及复杂的数学运算,但只有私钥才能正确还原出明文。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较高,常用于数字签名、密钥交换等场景,确保信息的来源可靠性和传输安全性。然而,由于其加密和解密过程涉及复杂的数学运算,速度相对较慢,不适用于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
2.1.2 哈希函数在密码存储中的应用
哈希函数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哈希值的算法。它具有以下特性:一是确定性,即相同的输入总是生成相同的哈希值;二是高效性,计算哈希值的过程应尽可能快速;三是抗碰撞性,不同的输入应尽量生成不同的哈希值,避免出现碰撞(即两个不同的输入生成相同的哈希值);四是不可逆性,从哈希值无法反推出原始输入数据。
在密码存储中,哈希函数被广泛应用以防止明文密码泄露。当用户注册时,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密码通过哈希函数计算生成一个哈希值,并将该哈希值存储在数据库中,而不是直接存储明文密码。当用户登录时,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密码再次计算哈希值,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哈希值进行比对。如果两个哈希值相同,则说明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反之,则密码错误。
例如,常用的哈希算法 SHA – 256(Secure Hash Algorithm 256),它会将输入的密码转换为一个 256 位的哈希值。即使攻击者获取了数据库中的哈希值,由于哈希函数的不可逆性,也很难通过哈希值还原出原始密码。然而,为了进一步增强密码的安全性,通常还会采用加盐(Salt)技术。盐是一个随机生成的字符串,在计算哈希值时,将盐与密码进行拼接后再计算哈希值。这样即使两个用户设置了相同的密码,由于盐的不同,生成的哈希值也会不同,从而增加了攻击者破解密码的难度。
2.2 暴力破解概述
2.2.1 暴力破解的定义与原理
暴力破解是一种针对密码或身份认证的破译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穷举尝试各种可能的密码组合,来找到能够突破身份认证的正确密码。攻击者利用自己准备的用户名和密码字典,一个一个地枚举并尝试登录目标系统。在理论上,只要字典足够庞大,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枚举总是有可能成功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每次发送登录请求时,数据都需要封装成完整的 HTTP 数据包才能被服务器接收,这就需要攻击者先获取构造 HTTP 包所需要的参数,然后借助暴力破解软件来构造数据包并实施攻击。对于 Web 应用的暴力破解,通常是在已知部分信息的情况下,尝试爆破网站后台,为后续的渗透测试做准备。
2.2.2 暴力破解的分类与特点
暴力破解主要可分为针对性密码爆破和扩展性密码喷洒两种类型。针对性密码爆破是针对单个账号或用户,使用密码字典来不断尝试,直到试出正确的密码。破解所需的时间与密码的复杂度、长度以及破解设备的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如果密码仅由简单的数字或字母组成,且长度较短,那么使用普通的计算机和常见的密码字典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破解成功;但如果密码是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成的高强度复杂密码,且长度较长,破解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甚至在实际可行的时间范围内无法破解。
扩展性密码喷洒,也称为反向密码爆破,与针对性密码爆破相反。攻击者使用指定的一个密码来批量尝试不同的用户账号。在信息搜集阶段,攻击者获取了大量的账号信息后,以固定的一个密码去不断尝试这些用户。这种方式利用了许多用户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或相似密码的习惯,虽然单个账号破解成功的概率相对较低,但通过批量尝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破解的成功率,并且能够在不引起太多注意的情况下,广泛地尝试多个账号,增加了攻击的隐蔽性。
三、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技术手段分析
3.1 密码字典的构建与运用
3.1.1 常见密码字典的来源与生成方式
密码字典是暴力破解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具,它包含了大量可能被用户设置为密码的字符串组合。常见的密码字典来源广泛,其中之一是收集互联网上公开泄露的密码数据。在过去的多年里,发生了众多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例如,2017 年的雅虎数据泄露事件,导致 30 亿用户的账号信息被曝光,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名和密码。这些泄露的密码数据被攻击者收集整理,成为构建密码字典的重要素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用户在设置密码时存在一定的规律和习惯,比如很多用户喜欢使用简单易记的数字组合,如生日(如 19900101 表示 1990 年 1 月 1 日出生)、手机号码后几位(如 13800138000 的后 6 位 800138)作为密码;或者使用常见的英文单词,像 “password”“admin”“love”“abcdef” 等,这些都被纳入密码字典中 。
攻击者还会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来生成密码字典。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开的姓名、昵称、邮箱地址、注册时填写的个人资料等。以姓名为例,如果用户的姓名是 “张三”,攻击者可能会尝试将 “zhangsan”“sanzhang”“ZhangSan”“zs123”(姓名首字母加简单数字)等组合作为可能的密码。对于邮箱地址 “zhangsan@example.com”,攻击者可能会将 “zhangsan”“example” 作为密码的一部分进行尝试。
生成密码字典的工具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一些专门的密码字典生成软件,如木头字典生成器、黑刀超级字典生成器等,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规则生成包含任意字符或汉字的字典。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例如可以自定义密码长度、字符集范围等。用户可以指定密码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成,长度为 8 – 16 位,软件就会按照这些规则生成相应的密码组合。还可以利用编程语言,如 Python,编写脚本来生成密码字典。通过 Python 的字符串操作和循环结构,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复杂的密码组合。比如使用 Python 的itertools库中的product函数,可以生成指定字符集的所有可能组合,从而构建密码字典。
3.1.2 如何根据 Twitter 用户特点优化密码字典
Twitter 用户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为优化密码字典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暴力破解的效率。许多 Twitter 用户为了方便记忆和操作,会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密码。研究表明,大约 30% 的 Twitter 用户设置的密码长度小于 8 位,且包含的字符类型单一,多为数字或简单的英文单词。例如,很多用户会直接使用自己的 Twitter 用户名作为密码,或者在用户名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如在用户名后面加上数字 123。还有部分用户喜欢使用与 Twitter 相关的常用词汇作为密码,如 “tweet”“twitter”“follow”“like” 等。
针对这些特点,在优化密码字典时,可以增加与 Twitter 平台相关的词汇和常用组合。将 Twitter 的热门话题词汇纳入密码字典,如在某个时间段内热门的话题 “# 世界杯”“# 科技前沿”,攻击者可能会尝试将 “worldcup2022”“techfrontier” 等作为密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列表和粉丝列表来生成密码。如果用户关注了大量的明星账号,那么该明星的名字、昵称以及与明星相关的词汇都有可能成为用户设置密码的素材。例如,用户关注了足球明星梅西,那么 “messi”“leo”(梅西的昵称)、“barcelona”(梅西曾效力的球队)等都可以添加到密码字典中。
结合用户在 Twitter 上的行为习惯,如发布的推文内容、点赞和评论的信息等,也能进一步优化密码字典。如果用户经常发布关于旅游的推文,那么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如 “travel”“vacation”“hotel” 以及用户经常提及的旅游目的地名称,都可以作为密码字典的补充内容。通过对 Twitter 用户特点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不断优化密码字典,能够使暴力破解更具针对性,提高破解成功的概率。
3.2 自动化暴力破解工具解析
3.2.1 Hydra 工具在 Twitter 密码破解中的应用
Hydra 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广泛使用的开源暴力破解工具,由著名黑客组织 thc 开发,在 Kali Linux 系统中默认安装。它几乎支持所有常见协议的在线破解,包括 HTTP、HTTPS、FTP、SMTP、POP3、IMAP 等,这使得它在 Twitter 密码破解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Hydra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尝试用户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组合,向目标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根据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来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在破解 Twitter 密码时,其使用方法相对灵活。基本的使用语法为:hydra 参数 IP地址 服务名。其中,参数可以包括指定用户名或用户名文件路径(-l或–L)、密码或密码文件路径(-p或–P)、线程数(-t)、显示详细信息(–vV)、输出文件路径(–o)、找到密码就停止(–f)等。例如,当已知 Twitter 用户名是 “user123”,且有一个包含大量可能密码的文件 “passwords.txt” 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破解:hydra -l user123 -P passwords.txt -t 10 -vV -f twitter.com http-post-form “/session:username=^USER^\&password=^PASS^\&remember_me=1:Invalid username or password”。在这个命令中,-l指定了用户名,-P指定了密码文件,-t 10表示使用 10 个线程同时进行破解,以提高破解速度;-vV用于显示详细的破解过程信息,便于攻击者了解破解进展;-f表示一旦找到正确密码就停止破解,节省时间和资源;twitter.com是目标 Twitter 服务器的地址;http-post-form表示使用 HTTP POST 表单方式提交登录请求;/session是登录页面的 URL 路径;username=^USER^\&password=^PASS^\&remember_me=1是根据 Twitter 登录表单抓包分析得到的用户名、密码和其他参数的格式,其中^USER^和^PASS^是 Hydra 的占位符,会分别被实际的用户名和密码替换;最后的Invalid username or password是 Twitter 服务器返回的错误提示信息,用于判断密码是否错误。
Hydra 在 Twitter 密码破解中的优势明显。它支持多线程操作,能够同时发起多个登录请求,大大缩短了破解时间。在面对大规模的密码破解任务时,多线程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资源,提高破解效率。例如,使用 100 个线程进行破解,相比单线程破解,速度可以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Hydra 具有广泛的协议支持,这使得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目标系统。由于 Twitter 的登录系统采用 HTTP 协议,Hydra 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攻击。而且,Hydra 的配置相对简单,对于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攻击者来说,很容易上手使用,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命令参数和语法,就可以快速开始密码破解操作 。
3.2.2 Burp Suite 等工具在 Web 环境下的暴力破解原理
Burp Suite 是一款用于攻击 Web 应用程序的集成平台,它包含了多个功能强大的模块,如 Proxy(代理)、Spider(爬虫)、Scanner(扫描器)、Intruder(入侵)等,各模块之间相互关联,能够协同工作,在 Web 环境下的暴力破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暴力破解的原理主要基于对 HTTP 数据包的构造和发送。在 Web 应用中,用户的登录操作通常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来完成的。当用户在 Twitter 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点击登录按钮时,浏览器会将这些信息封装成 HTTP 请求数据包发送给 Twitter 服务器。Burp Suite 可以通过 Proxy 模块拦截这个请求,然后将其发送到 Intruder 模块进行处理。在 Intruder 模块中,攻击者可以设置需要爆破的参数,通常是用户名和密码字段。然后,Burp Suite 会从预先准备好的密码字典中读取密码,与固定的用户名进行组合,不断构造新的 HTTP 请求数据包,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会对每个请求进行验证,并返回相应的响应。Burp Suite 根据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内容来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如果返回的响应中包含表示登录成功的信息,如跳转到用户个人主页的重定向信息,或者显示用户个人资料的页面内容,就说明密码破解成功;如果返回的是表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如 “Invalid username or password”,则继续尝试下一个密码组合 。
以 Twitter 登录为例,其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在浏览器中配置 Burp Suite 的代理,将浏览器的代理地址设置为 Burp Suite 的监听地址(通常是 127.0.0.1:8080)。然后,在 Twitter 登录页面输入一个已知的用户名和一个任意密码,点击登录。此时,Burp Suite 的 Proxy 模块会拦截这个登录请求,并将其显示在 Proxy 的拦截列表中。右键点击该请求,选择 “Send to Intruder”,将请求发送到 Intruder 模块。在 Intruder 模块的 “Positions” 标签页中,可以看到请求的内容,通过设置 “§” 符号来标记需要爆破的参数,即密码字段。在 “Payloads” 标签页中,选择预先准备好的密码字典文件,Burp Suite 会从字典中依次读取密码,替换标记的密码参数位置,生成新的请求。最后,点击 “Start attack” 按钮,Burp Suite 会开始向 Twitter 服务器发送这些构造好的请求,并根据服务器返回的响应结果,在攻击结果列表中显示每个请求的状态和响应内容,攻击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结果来判断是否破解成功。除了 Burp Suite,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工具,如 OWASP ZAP 等,它们在 Web 环境下的暴力破解原理与 Burp Suite 类似,都是通过对 HTTP 请求的拦截、修改和重发,结合密码字典来尝试破解 Web 应用的登录密码。这些工具在功能上各有特点,但都为攻击者提供了在 Web 环境下进行暴力破解的有效手段 。
3.3 绕过 Twitter 安全机制的技术技巧
3.3.1 突破验证码机制的方法探讨
Twitter 为了防止暴力破解等恶意攻击,采用了验证码机制,要求用户在登录时输入正确的验证码才能继续操作。然而,攻击者也在不断探索突破验证码机制的方法。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OCR 技术的原理是将图像中的文字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文本格式。对于 Twitter 的验证码,攻击者首先获取包含验证码的图像,然后使用 OCR 软件或库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一些开源的 OCR 库,如 Tesseract,具有一定的字符识别能力。它通过对验证码图像进行灰度化、降噪、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然后根据预先训练好的字符模型,对图像中的字符进行匹配和识别,尝试将验证码转换为文本。但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验证码效果并不理想,因为 Twitter 的验证码通常会采用扭曲、干扰线、字符粘连等方式增加识别难度,使得 OCR 技术的识别准确率大大降低 。
近年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识别验证码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攻击者可以收集大量的 Twitter 验证码样本,包括正确的验证码及其对应的文本信息,作为训练数据。然后,使用深度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 或 PyTorch,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CNN 模型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能够自动学习验证码图像中的特征模式。在训练过程中,模型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参数,使得预测结果与真实的验证码文本尽可能接近。经过大量样本的训练后,模型就具备了对新的 Twitter 验证码进行识别的能力。当攻击者获取到一个新的验证码图像时,将其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模型就会输出预测的验证码文本。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 OCR 技术,在识别复杂验证码时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来收集样本和训练模型,并且随着 Twitter 对验证码机制的不断改进和更新,模型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验证码形式 。
攻击者还可能通过人工打码的方式来突破验证码。他们会将获取到的验证码图像发送给专门的打码平台或人工打码团队,这些打码人员通过肉眼识别验证码,并将结果返回给攻击者。这种方式虽然成本较高,且效率相对较低,但在面对一些极其复杂、难以通过技术手段自动识别的验证码时,仍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3.3.2 应对账户锁定策略的技巧
Twitter 为了防止暴力破解,设置了账户锁定策略,当某个账户在短时间内出现多次错误登录尝试时,系统会自动锁定该账户,限制其登录,以保护用户账号安全。然而,攻击者也有一些技巧来应对这种策略。使用代理 IP 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攻击者通过使用大量的代理服务器,将自己的攻击请求通过不同的代理 IP 发送到 Twitter 服务器。每个代理 IP 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客户端,当一个代理 IP 因为频繁尝试登录而被 Twitter 服务器封禁时,攻击者可以迅速切换到另一个代理 IP 继续进行攻击。例如,攻击者可以从一些提供代理 IP 服务的网站或平台获取大量的免费或付费代理 IP,将这些 IP 配置到暴力破解工具中,让工具自动切换使用不同的代理 IP 进行登录尝试,从而绕过 Twitter 对单个 IP 地址的登录限制 。
攻击者还会通过控制尝试频率来避免触发账户锁定策略。他们会分析 Twitter 的账户锁定规则,了解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允许多少次错误登录尝试。然后,根据这些规则,合理调整暴力破解工具的尝试频率。例如,如果 Twitter 设定在 10 分钟内允许 5 次错误登录尝试,超过 5 次则锁定账户,攻击者会将每次登录尝试的时间间隔设置为略大于 2 分钟,这样在 10 分钟内最多只会进行 4 次尝试,从而避免触发账户锁定。攻击者还可能采用分布式攻击的方式,将攻击任务分散到多个设备或服务器上同时进行,每个设备或服务器都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登录尝试,这样既可以增加攻击的效率,又能降低单个设备或 IP 地址被检测到异常登录行为的风险 。
四、Twitter 密码暴力破解的典型案例分析
4.1 扎克伯格 Twitter 账号被盗案例
4.1.1 案例背景与事件经过
2016 年,Facebook 创始人兼 CEO 马克・扎克伯格遭遇了严重的账号安全危机,他的 Twitter、Pinterest 和 LinkedIn 等多个社交账号被盗,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让扎克伯格个人面临尴尬局面,也对社交媒体账号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黑客组织 OurMine 声称对此次事件负责。他们在成功入侵扎克伯格的 Twitter 账号后,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操作。在扎克伯格的 Twitter 账号上,黑客发布了具有挑衅性的信息,宣称 “你在 LinkedIn 的密码是 dadada!”,这一行为不仅公开暴露了扎克伯格可能存在的密码安全问题,也向公众展示了他们的入侵成果。同时,在 Pinterest 账户上,标题被改为 “是黑客组织 OurMine Team 攻击的!”,进一步宣扬了他们的 “战绩”。
据调查,此次账号被盗事件与几周前大量泄密的 LinkedIn 密码密切相关。当时,LinkedIn 发生了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数百万用户的账户信息被泄露,其中包括加密后的密码。黑客获取了这些泄露的密码数据后,通过撞库的方式,尝试使用这些密码登录其他网站的账号。所谓撞库,就是利用用户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账号密码的习惯,用从一个网站获取的密码去尝试登录其他网站的账号。由于扎克伯格在 LinkedIn、Twitter 和 Pinterest 等网站使用了相同的简单密码 “dadada”,导致黑客在获取 LinkedIn 密码后,成功登录了他的 Twitter 和 Pinterest 账号 。
4.1.2 从密码安全角度的深度分析
从密码安全角度来看,扎克伯格此次账号被盗事件具有深刻的教训。他犯下了两个严重的密码安全错误。密码过于简单是首要问题。“dadada” 这样的密码属于极弱密码,其组成仅包含简单重复的字符,缺乏足够的复杂度和随机性。通过常见的暴力破解程序,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尝试所有可能的字符组合,从而轻易破解此类简单密码。例如,普通的暴力破解软件,在配置较高的计算机上,可能只需不到半小时就能破解 “dadada” 这样的密码。
多个账号使用同一套账户名和密码是另一个关键错误。这种做法使得一旦某个账号的密码泄露,其他使用相同密码的账号也将面临巨大风险。在此次事件中,正是由于 LinkedIn 密码泄露,黑客通过撞库手段,成功入侵了扎克伯格的 Twitter 和 Pinterest 账号。如果他能为不同的账号设置不同的密码,即使 LinkedIn 账号密码泄露,也不会牵连到其他账号。
这一事件充分强调了密码安全的重要性。对于用户而言,设置高强度的密码是保护账号安全的基础。高强度密码应具备足够的长度,通常建议在 8 位以上,并且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以增加密码的复杂度和破解难度。避免在多个重要账号上使用相同的密码,采用密码管理工具来生成和管理不同的复杂密码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社交媒体平台来说,应加强密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密码设置习惯,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防护机制,如采用更高级的加密算法存储用户密码、加强账号登录的安全验证等,以防止类似的账号被盗事件再次发生。
4.2 特朗普 Twitter 密码破解事件
4.2.1 荷兰专家破解过程与结果
2020 年 10 月,荷兰网络安全专家维克多・盖弗斯声称成功破解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Twitter 密码,引发了轩然大波。据盖弗斯所述,他在尝试多个密码后,最终使用 “Maga2020!” 成功登录了特朗普的 Twitter 账户。“Maga” 是特朗普竞选口号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缩写,这一密码与特朗普的政治形象和竞选活动紧密相关。
盖弗斯在破解过程中,首先检查了特朗普的推特帐户,并尝试用之前使用过的密码 “yourefired”(特朗普在真人秀节目《学徒》中的口头禅)登陆,但未能成功。令他惊讶的是,该帐户的 “双重身份验证” 功能被禁用,这为他的破解提供了一定的便利。随后,他尝试了七个不同的密码,包括 “!IWillAmericaGreatAgain!”“MakeAmericaGreatAgain”“MakeAmericaGreatAgain!”“Maga2020”“Maga2020!” 和 “maga2020!” 等。在最后一次尝试 “maga2020!” 时,他成功登陆了特朗普的推特账户。登陆后,他甚至可以以特朗普的名义发布推文,并查看其私人信息,还尝试提醒特朗普、他的竞选团队、CIA、FBI、白宫和推特注意这一漏洞 。
4.2.2 对政治人物社交媒体账号安全的警示
这一事件对政治人物社交媒体账号安全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政治人物的社交媒体账号往往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他的 Twitter 账号拥有大量的粉丝,其发布的每一条推文都可能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一旦账号密码被破解,黑客可以利用账号发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舆论,甚至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例如,如果黑客以特朗普的名义发布涉及外交政策的虚假声明,可能会导致国际关系紧张,引发不必要的外交争端。
特朗普账号密码被破解,也暴露出政治人物在社交媒体账号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双重身份验证功能被禁用,使得账号的安全性大打折扣。双重身份验证作为一种额外的安全防护机制,要求用户在登录时除了输入密码外,还需要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方式进行二次验证,大大增加了账号的安全性。许多政治人物可能由于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或者对复杂的安全设置存在畏难情绪,而未能充分利用这些安全防护措施,从而给黑客留下了可乘之机。这一事件提醒政治人物及其团队,必须高度重视社交媒体账号的安全问题,采取更加严格和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启用双重身份验证等高级安全功能,定期更换复杂的密码,加强对账号登录行为的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登录情况。同时,政治人物所在的机构和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提升账号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维护政治人物的形象和政治稳定。
4.3 2020 年大规模推特账户被黑事件
4.3.1 黑客攻击手段与造成的影响
2020 年 7 月 15 日,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球的大规模推特账户被黑事件,众多知名人士和公司的推特账户遭到黑客入侵,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巨大的影响。黑客采用的攻击手段主要是鱼叉式网络钓鱼。他们通过精心策划,向推特公司内部员工发送极具欺骗性的钓鱼邮件。这些邮件伪装成来自可信来源,如推特公司的管理层、安全部门或重要合作伙伴,邮件内容通常包含紧急事项或诱人的信息,以吸引员工点击。例如,邮件可能声称是关于公司重要系统更新的通知,要求员工点击链接进行确认操作,或者以提供高额奖金为诱饵,诱导员工提供个人信息和登录凭证。
一旦有员工不慎点击了钓鱼链接,输入了自己的账号和密码,黑客就成功获取了员工的登录信息。由于推特员工通常拥有较高的权限,黑客利用这些获取的员工账号,登录推特的内部系统和工具,进而控制了大量的推特账户。被黑客入侵的账户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佐斯、金融大亨沃伦・巴菲特、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等众多知名人士,以及一些知名公司的官方账户。
黑客控制这些账户后,发布了大量诈骗话术和比特币地址。他们宣称只要用户向指定的比特币地址转账,就可以获得双倍的比特币返还,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进行诈骗。从攻击资产分析来看,攻击者为此次行动做了充分准备。所有网络资产均为 2020 年 7 月 15 日当天注册,域名资产cryptoforhealth.com由 NameSilo 域名提供商注册,采取了加密货币相关域名,IP 网络资产均在当日解析到该域名,且多次更换,使用的均为 CloudFlare 网络节点,以增加追踪难度。据统计,截止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已经有人上当受骗并进行了转账,黑客的比特币账户收益达到 12BTC,约合人民币 77 万,随后这些资金通过多个比特币地址几乎全部转出 。
4.3.2 事件背后反映的 Twitter 安全漏洞
这起大规模推特账户被黑事件背后,深刻反映出 Twitter 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严重漏洞。在员工权限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推特员工一旦账号密码被黑客获取,黑客就能利用其权限访问内部系统和工具,从而轻易控制大量用户账户。这表明 Twitter 对员工权限的划分不够精细,缺乏有效的权限限制和审计机制。员工可能拥有过大的权限,超出了其正常工作所需,而且对于员工账号的登录行为和操作缺乏实时监控和审计,无法及时发现和阻止异常的权限使用。
在安全验证机制上,也存在缺陷。虽然推特提供了双重身份验证等安全功能,但显然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有效的实施。许多员工可能没有启用双重身份验证,或者在钓鱼攻击面前,双重身份验证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黑客能够轻易绕过验证环节,获取员工账号。推特在面对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时,缺乏有效的防范和检测手段。没有及时识别出钓鱼邮件,也没有对员工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钓鱼攻击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这一系列的安全漏洞,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信息安全风险,也严重损害了 Twitter 平台的信誉和用户信任。Twitter 必须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员工权限管理,完善安全验证机制,提高对网络钓鱼等攻击手段的防范能力,以保障用户账号的安全和平台的稳定运行。